原來,這才是日本:做決定很迅速、生活成本不高、愛上臺灣環島…野島剛的34個文化深度探索

資深媒體人野島剛34個深度觀察,寫出最不一樣的日本視野

【KINYO】KIHP-2250 智慧溫控快煮杯0.5L

【KINYO】KIHP-2250 智慧溫控快煮杯0.5L

最強熱水支援,讓你隨時喝熱茶、煮泡麵

  • 1個人喜歡
  • 79 237
    300
  • 分類:
    中文書社會哲思各國觀察日本觀察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野島剛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時報文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8/05/15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內容簡介

最理解台灣讀者需求的日本作家,寫出最不一樣的日本視野
野島剛深入連在地人都不自覺的日式思維,
讓你秒懂社會脈絡裡隱藏的大學問,
看見日本的真實模樣,就從這些事開始!


原來,日本人不排斥被稱為「倭人」,而且越來越多人不會寫漢字了,
臺灣人喜歡日本料理,但日本人更喜歡臺灣便當?
天皇談話竟會使日本人感到內疚?
日本的網路世界也有正義魔人,
連日本也留不住外國勞動者……

繼《日本人默默在想的事》之後,長期來往兩岸三地的資深媒體人野島剛再度提出34個深度觀察,從日本看臺灣,從臺灣理解日本,雙重觀點,你將更懂真實的日本!

|臺日之間的美麗與哀愁|
臺灣人排隊吃一蘭,但其實日本人也很瘋臺灣味──珍珠奶茶、臺灣麵線都很受歡迎。而且臺灣料理CP值很高,經常可以用少少的價錢,獲得物超所值的美味,但日本的食物價格和味道則往往呈正比關係。
然而,對日本人來說,臺灣的道路簡直和戰場無異,臺灣汽車駕駛人的態度,和日本相比,有點傲慢了。

|日本人原來這麼想|
因為日本人總是曖昧不明,我們因而覺得他們時時懷著「惡意」。然而野島剛認為日本人實際上並不是深思熟慮,或是擁有長期視野,而純粹只是活在當下。日本人從不想讓事態惡化,多半抱著「差不多可以了」的態度息事寧人。
此外,日本人的生活中常見儒教的影響,也會把四十而不惑這樣的孔子名言掛在嘴邊,但並不表示日本人就信奉儒教,而只是接受了儒教的處世之道的部分。

|日本現在進行式|
現在的日本,可說是窮人的天堂,每天大約花一千日圓就能吃三餐,五萬日圓就可租到一室一廳一廚,需要日用品的話到「百圓商店」去就解決了。而且,繼「立食蕎麥麵」之後,還出現了「立食牛排」,這應該是經濟不景氣下的產物。
因為人口減少之故,也增加了外國勞動者輸入的名額,然而進來的勞動者卻不斷在「失蹤」。

|所謂的日式美學|
對於幾位知名的日本小說家為何會選擇自殺、為何只有日本人才能拍出《你的名字。》這樣感動人心的電影,以及,日本到處都有的美術館有什麼特別的經營之道,可以不靠特展也吸引遊客上門參觀,野島剛都有獨特而精闢的見解,為你解開日式美學的祕密。

「我能夠很自信地說,
每一次的動筆都是為了台灣兩千三百萬人的幸福著想,
也希望我的文章能夠促進日本和台灣對彼此的理解,
交流越來越熱絡。」──野島剛

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

★華視總經理莊豐嘉誠摯推薦:
「聽野島剛聊日本人的個性,讓我心中那個大和民族的個性逐漸清晰起來。……作為一位既瞭解臺灣,又能夠感受臺灣、中國和日本三地愛恨糾葛的日本作家,由野島剛來寫《原來,這才是日本》這樣一本書,我真摯認為,沒有人比他更適合的了。」

作者

野島剛(Nojima Tsuyoshi

資深媒體人、作家。1968年出生,就讀日本上智大學新聞系期間,曾赴臺灣師範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交流學習。1992年畢業後,曾任職於朝日新聞社,擔任駐新加坡、臺北特派員。曾赴伊拉克、阿富汗等戰地前線採訪,後擔任東京本社政治部記者。擅長採訪報導兩岸三地華人圈的政治、外交、文化等多面向議題。2016年開始自由作家生涯。著有《日本人默默在想的事》(時報)、《伊拉克戰爭從軍記》、《兩個故宮的離合》(聯經)、《謎樣的清明上河圖》(聯經)、《最後的帝國軍人:蔣介石與白團》(聯經)、《台灣十年大變局:野島剛觀察的日中台新框架》(聯經),以及《銀幕上的新台灣:新世紀台灣電影中的台灣新形象》(聯經) 、《故宮90話》(典藏藝術家庭)等多部作品。目前在臺灣《蘋果日報》《天下雜誌》《報導者》《轉角國際》等有專欄。

目錄

推薦序  莊豐嘉



|臺日之間的美麗與哀愁|
福原愛的中文為何令人佩服?
郭台銘為什麼被日本「討厭」?
為何日本人也開始迷上臺灣環島?
排隊吃一蘭?
臺灣便當真的比日本美味嗎
臺灣料理和米其林風馬牛不相干
臺灣道路簡直和「戰場」無異
賬災外交的理想型:「報恩的連鎖效應」
作為命運之鑰的戶籍--川島芳子、李香蘭,以及蓮舫
漁業戰爭下走調的秋刀魚滋味

|日本人原來這麼想|
日本人為何愛吃生的東西
讓日本人最受辱的罵人話──罵人話的中日比較
日本人的「日本夢」
「滅私奉公」的武士道遺毒,令日本人停不了「賣命」工作
我是倭人
日本人和儒教
被誤解的日本人

|日本現在進行式|
不會寫漢字的日本人
日本,窮人的天堂
日本,留不住外國勞動者
站著吃牛排的日本人
走向一夫多妻制的日本社會
「小而精」的2020東京奧運會
廉價表態的網路「炎上」──日本的電腦民主主義
天皇談話給日本人帶來的罪惡感
三一一震災的遺跡拆還是不拆
核爆圓頂屋
日本媒體與核電安全

|所謂的日式美學|
透過自殺獲得永恆生命的那些日本小說家
另一個國民作家:渡邊淳一
美術館&蘋果派&太宰治──我的青森之旅
浮世繪與動漫
日本的「美女」和「美人」差別在哪裡?
只有日本人才能拍出這樣的電影

試閱

被華人誤解的日本人

日本人似乎總是被中國人誤解,但凡與中國人有些交往的日本人,或許大多免不了會有這樣的感受。

然而說到底,毫無誤解的人際關係是不存在的。 至情夫妻、至親友人之間也多少存在著誤解。 國家不同,其間的誤解則更甚。

日本人自然也對中國人有所誤解。 但就我的切身體會而言,可以這樣說,中國人對日本人的誤解要多於日本人對中國人的誤解,且更為根深蒂固。

中國人原本對日本人所知甚少,此種情況一直延續至一百多年以前。 理由很簡單,縱觀中日兩千年的交流史,中國雖然在漢代已有史籍提及日本,但總體而言,古代中國人對於具體瞭解日本的狀況,並無興趣,也沒有感興趣的必要。

日本人是怎樣一群人,在想些什麼,信仰又如何? 這些對當年的中國人而言,都不是值得費腦筋的問題。 近代以前,日本與中國之間僅有過一次戰爭,而且還是被日本稱為『元寇』的元軍侵日。 嚴格說來,這場戰爭中日本的對手並不是漢族,而是蒙古族。

中國的歷史上,大凡誕生一個新的王朝,統治者往往都一心撲在統治廣袤疆土,或是抵禦來自北方或西方的異族侵襲上, 但也沒必要為此與遠隔海外的日本結盟。

簡單來說就一句話,你在我的「視線之外」。 所謂「一衣帶水」更像是一句客氣話。

直至近代,中國都不曾有過真正意義上的「日本學」、「日本人學」研究。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於中國而言,日本實在太小,太落後。 遠在華夏秩序圈之外的日本,中國人沒有非交往不可的理由。 放眼當時的世界,如果以日本傳統運動相撲作比,中國位列最高級別的橫岡,或是僅次於橫岡的大關等級,而日本連列前頭以後的第七、第八位都勉強。 如今的日本在世界上就算不是橫岡也得是大關、關脅級別,但這也不過是近一百年來的事。

現在的中國,有許多人從各種角度寫作了不少出色的日本論。 然而從積累程度來看,還是遠比不上日本人的中國論深厚。 長期以來,中國人的日本論近於空白,即便有一點,也都籠統,還混著猜測與傳說,因此後來的分析基本上總還是流於表面,自然也免不了有失誤。 歸根結底,所謂對外認識, 只能是通過本國人視線的一種積累。 僅僅一百年的積累,還遠遠不夠。

中國比較像樣的日本論出現在近代以後。 日本在日清戰爭中打敗了清朝,又在日俄戰爭中取得了勝利。 成功實現近代化的日本在清末民初時期,首次成為了中國的學習對象。 然而,此時儘管出現了不少日本論,但總體而言,中國人對日本的態度多半很嚴苛。

曾留學日本並留下諸多有關日本論述的周作人先生,曾經在(談日本文化書)中說到:「中國在他獨特的地位上特別有瞭解日本的必要與可能,但事實上卻並不然,人家都輕蔑日本文化,以為古代是模仿中國,現代是模仿西洋的,不值得一看。」

周作人認為,這種論斷不可取,日本文化固然是取材於海外,卻經過「一番調劑」,成為自己的東西。 他指出:「正如羅馬文明之出於希臘而自成一家,所以我們盡可以說日本自有他的文明,在藝術與生活方面最為顯著,雖然沒有什麼哲學思想。」

周作人先生這一觀點反對的關於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言論,出自中國近代史上一位有名的人物戴季陶先生。

戴先生留學日本四年, 自稱對日本「大概亦有心得處」。 他認為日本人「狡而易遷」,「歷史上本無獨立之價值(一味模仿他人)」。 戴先生有這樣一段論述:「豈其民族之英銳聰明而至於此歟,,日人所以成為一等國者,以所乘之勢與所遇之時甚優故耳。 至其民族在世界中以程度而論, 亦不過與馬來、 朝鮮之種族等耳。」

誠然,日本向中國學習了許多。 從文字、制度,到服裝、建築,乃至城市規劃等多個方面,從根源上講,大量汲取了許多中國的東西。 日本曾將中國的東西都稱為「唐物」,視作珍寶。 漢籍,也就是中國的書籍,被視為知識的源泉。然而,如戴先生那般,認為日本文化全是對「中國的模仿」,也可以說是一種誤解。

日本人吸取了中國文化,但,並未完全模仿。 確切地說,應該是日本在原有文化的基礎上,為進一步發展本國文化而利用了部分中國文化。 日語裡有許多漢字,在假名文字中以單詞形式出現,但這並不能改變日語語言的基礎是假名文字的事實。

再說茶道。 從中國引進而來的粉茶,至今仍為日本人所喜愛,而將茶文化提升至「茶道」,卻是安土桃山時代的千利休及後世茶人們努力的結果。 如今的中國,粉茶幾近絕跡,但在日本,粉茶不僅僅是一種飲品,更發展至糕點餐食之中,茶文化在日式飲食文化中發展多樣。

活躍於明治大正時期的中國研究者內藤湖南有一個著名的比喻:如果將日本文化比作豆漿,那中國文化就是使它凝結成豆腐的鹽鹵。 「、,、年溫家寶總理的訪日演講也提到了這個比喻。 然而我以為,這個比喻未能十分恰當地體現出中日兩國文化的關係。 要我說,中國文化更像是原汁原味的咖啡,而日本文化則是加了糖和牛奶的奶咖。 總之,日本文化可以說是融合了中國文化和日本固有文化的「和漢混合物」。 日本人也有自己的驕傲,所以後世總傾向於強調「日本文化固有論」,但客觀地說,中國文化與日本固有文化的比例,最多不過五五分,或許六四分更準確,中國要素明顯更多。

不管怎樣,日本人學習中國的歷史由來已久,為瞭解中國也積累了許多努力。 而中國人卻並未如此。 這其中緣由一如之前所述,無可奈何。

但問題是,直至日本在各方面都對中國產生影響的今天,中國人對於「日本學」和「日本論」依舊不甚關心。

如今,中國的街頭巷尾的確也充斥著不少有關日本人的書籍或論著。 但這些文字並非出自於對希望深入理解日本這一整體的好奇心,而是期待著挖掘一個「奇特的日本」、「不可思議的日本」、「超乎想像的日本」。 這算是東方主義視角在亞洲的一種變形。

究其原因,我認為,可以溯源至文化上的歧視觀念。

換言之,中國人的深層意識裡還是覺得「日本固然有值得學習之處,但到底不多」。 為了避免讀者的誤解,我要肯定一點,那就是中國人從不避諱對「日本的科學技術」 的肯定和尊敬,也常常表示要學習日本。 但至於日本人的文化或思想,向日本人學習的姿態還是有所欠缺的。

也因此,留學日本的中國學生從總體而言對於東京、京都以外的非主流地方的鄉土文化並不十分感興趣。 這與日本人希望深入研究和瞭解中國每個角落的態度形成了對比。 也是這一差別,導致了中國對日本的誤解之多。

那具體都有哪些誤解呢? 我最先想到的便是過度揣測日本人的「惡意」。

中國人總是懷疑日本人在打著什麼壞主意。 這其中固然也有緣自中日戰爭等無奈的歷史原因,但同時我也認為,是由於中國人對日本人不瞭解。

日本人實際上並不是一群深思熟慮,或是擁有長期視野的人。 這話聽起來好像說日本人是一群傻瓜,其實不然。 在日本人的思維模式中,人世虛無,人終有一死。

也許明日,也許今朝,又或許十年之後。 面對如此無常的人生,與其冥思苦想,不如珍重當下的心情,活好現在。

日本人絕對不會有中國人一樣「名垂青史」 的想法。日本人當然也重視名譽,但重要的不是留名于史,而是那一瞬間的名節,至於百年之後的名譽,任誰也無能無力。

這又涉及到日本人的生死觀和自然觀,也是中國人最難以理解的部分。

最能如實反映這一問題的,是中日間產生政治對立時雙方的應對之態。 日本人的想法基本是臨場型的。 日本人從不想讓事態惡化,多半都抱著「差不多得了」 的態度息事寧人。 然而,中國人看到日本人這種曖昧不明的態度總會心生懷疑:是不是因為打著什麼壞主意,才故意顯出這種不清不楚的態度。

依我之見, 在某島的問題上就曾出現這樣的傾向。日本將該島國有化時,日本人完全沒有希望國有化的願望,也不覺得國有化能有什麼意義。 事實真相,只不過是

為了控制住當時的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的脫軌行為,政府才不得已買下島嶼。 不少中國人都懷疑這是一場石原慎太郎與野田首相合演的雙簧。 但僅就曾身處政治采訪第一線的我所見,這兩人若是互通意見,太陽怕是要打西邊兒出來了。

日本人容易被誤解的另一個原因, 是轉變得太快。精通中國文化的評論家竹內好說過,日本文化是「轉向型文化」。 對於這種轉向,往往本人沒有罪惡感,周圍人也不會予以責難。

對於這其中的理由,竹內好是這樣闡述的:「在日本文化中,新的東西一定會陳舊,而沒有舊的東西之再生。 日本文化在結構上不具有生產性。 即可以由生走向死,卻不會由死走向再生。」

「日本的近代就是從轉向開始的,,轉向與日本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轉向是在沒有抵抗的地方發生的現象,即它產生於(日本人)自我欲求的缺失。」

確如竹內好所言,僅以近代史為例,日本就有過兩次大的轉向:一次是明治維新, 一次是戰敗。 明治維新之前,日本社會主唱「攘夷論」。 然而,開國主張的勢力一旦贏得勝利,社會全體似乎瞬間遺忘了之前還在高歌的「攘夷論」,向著西歐化道路全速邁進。

另一次轉向,是戰後被美軍佔領。 二戰中的日本,無論是在南太平洋上的小島還是在沖繩,與美軍對戰的部隊大多拼盡最後的一兵一卒,選擇全軍覆滅,甚至像特攻那樣瘋狂的舉動也在所不辭。 為此,麥克亞瑟當初是抱著可能面臨大量犧牲的覺悟登陸日本的。

然而,談何抵抗,日本人面對美國佔領軍的態度幾乎可用歡迎來形容。 美軍士兵甚至無需配帶一槍一彈,放心大膽地在日本街頭自由行走。 縱觀世界,毫無抵抗、兵不血刃的佔領怕是史無前例的。 佔領期間,駐日美軍的犧牲數幾近為零。 這也算得上歷史上的一大謎題了。對於日本的這一狀況,美國國內曾有意見認為:「日本是一個會偷襲珍珠港的民族,絕不能大意。」 但切身感受到日本國內氛圍的麥克亞瑟並未理會這一「忠告」:「我不相信八千萬日本人全都在演戲。」

在中國人看來,日本人的如此行為大概稱得上節操盡碎了,但對日本人而言絕非如此。 對於日本人來說,身處舊世界就遵循舊世界的規矩,來到新世界便忠於新世界的法則,一碼歸一碼。

日本人的世界觀中,局面是如幻燈片一樣一幀連著一幀不斷變化的。 這就好比是日本人習以為常的「換乘式」想法。 但這種「換乘」往往顯得很沒節操。 老實說,我也經常對日本社會中的這種變節之快而感到憤懣。 公司裡,昨天還堅持某一立場的人,第二天就換了立場,還能一副若無其事的表情。

關於這一點,歐美人秉承的一元論世界觀,在亞洲這樣的多元化社會裡並不通用, 因此他們的確很難理解。

但更進一步來看,同屬亞洲的中國人雖然與日本人一樣生活在多元宗教觀的社會中,卻同樣也無法理解日本人幻燈片一樣的生存方式。

因為,中國的多元化社會中所蘊藏的法則,並不是日本的「 換乘式」, 而是「 區分式」。 儒教、 老莊、 法家、 墨家,,中國自古就有相悖的思想主張相互攻擊,相互依存的歷史,也因此中國社會常常爆發各種鬥爭。

實際研究中國文化便可發現,大凡作為藝術家功成名就的,往往是官途慘澹或消極出世的才子。,陶淵明如是,蘇東坡如是,李杜二人亦如是。

中國士大夫的生活方式本身就存在著兩面性。 我的一位舊識曾說:「中國人在外面,一舉一動嚴格遵循儒家規範,可一旦關起門來,則高枕而臥秒變老莊。」未嘗不是這個道理。

說起來,整個社會所鼓勵的就是這種生活方式。 中國文化裡,一個理想的人,既要擁有高中科舉的文才,又得具備儒家清高的品格,還需懂得琴棋詩書畫的風雅趣味。 這與有很長一段時間由武士統領各領域的日本大不相同。

日本人從小被教導的是專注於一件事。 德川幕府倒台前,掌握權力、,左右政治的,基本是武士階層。 他們並不像中國人一樣有那麼多的教養要求。 策馬彎弓,馳騁沙場才是武士的本職,日記讀書等文化習慣,基本是到了江戶時代才生根發芽的。

中國人的「區分式」生活方式在日本人看來顯得頗為靈活,很有隨機應變的智慧。 然而事實卻是,中國人並不能很快地適應時代的變化。 近代化的過程中,日本接受西方文化花了將近十年,而中國卻耗費了百年之久。 中國人總是在反復權衡中仔細打量利弊,結果反而苦於難以作出抉擇。

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貢獻的內山書店主人內山完造,戰後回到日本,寫下一篇題為(兩邊倒)的隨筆。「兩邊倒」是內山自造的詞,仿自毛澤東的「向蘇聯一邊倒」。 按照內山的說法,中國人本質上是遵循「兩邊倒」的。 中國人聽任何話常會覺得「 弦外有音」、 「 話裡有話」,做事前常權衡再三。 這與中國人看待人事的觀念是相聯繫的, 中國人認為, 真實的背後還有其他的「 真相」,不利的事情隨處可以遇見。 究其原因,還是不相信人,對危險很警覺。 但換一個角度,也可以說這是對複雜人性的一種寬容, 以及對待自身行為的一種謹慎的態度。

與之相對,日本人則更容易「一邊倒」。 一旦有什麼好事,就很容易眼裡只盯著這一樣。 常有意見認為日本人優柔寡斷、反應遲鈍。 恕我不能苟同。 日本人恰恰是做決定過於迅速。 被周圍的環境氛圍左右,一瞬間就做了決定,事後則往往萬般悔恨。

第一個指出日本人具有「恥意識」,卻沒有「罪意識」的是文化人類學女性研究者露絲.本尼迪克特。 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奉美軍之命,對日本人的心理進行了分析,編著了(菊與刀)一書。 集其分析研究日本人心理之大成的這部著作,至今仍被廣泛閱讀。 書的內容主要是對日本人精神構造進行深入分析,指出日本相對於罪感更注重恥感。 這一論斷又被稱為罪感文化和恥感文化。

那麼對中國人而言,罪感文化和恥感文化哪種更強烈呢?我以為,兩者兼半。

孔子將恥視為人內在的道德意識,認為做人要有羞恥之心。 在孔子之後,孟子明確地說:「羞惡之心,義之端也。」可理解為羞恥心即是施行義的出發點,一旦做了壞事,羞恥之心會來主持正義,捍衛道德。 中國人有一個重要觀念:「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將不國。」 由此可見恥感文化在中國人心中有多麼重要。 蔣介石也曾將「禮義廉恥」 作為國民政府的宗旨,日記中常常提起要對日本「雪恥」,以一雪前恥作為人生的目標。

內在的道德即是恥感的根源,這種感覺下,中國人的罪感與恥感實際上是融為一體的。

而日本人卻缺乏這種內在的罪惡感。 最能體現這一點的大概就是「添麻煩」這個詞了。

在日本,引發問題的人在記者會上,基本上都會說的一句就是:「給大家添麻煩了,實在抱歉。」 因為社會普遍覺得,不說這一句的人就不是在反省。 而大多情況下,這句「添麻煩」所指向的,實際上是不特定的多數人。 這裡當然也包括對實際受害人的歉意,但更主要的還是對於「社會整體」的致歉。 我並非精通全世界的道歉文化,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在哪個國家,或以何種方式道歉,其物件都包含具體受害人和社會整體兩個方面。 但在日本,不管三七二十一,總之先向全社會道個歉就好,此點給人的印象更為強烈。

因此,日本的道歉, 常常讓人看不清到底是對誰道歉,對什麼問題道歉,這也就成為招致誤解的一大原因。

中國對於「罪」有著強烈的倫理觀念。 未能名垂青史或是沒能給家族子孫留下財產,既是恥辱,也是罪過。 翻看儒家經典(尚書),關於罪的文字遠比關於恥的文字更多。 但這裡的「罪」指的是違反「天命」 之罪,而能定罪的「天」,與其說是人格化的神,倒不如說是每個單獨個人內心的「天」,它擁有絕對的判斷基準。

與之相比,世上怕是沒有比日本人更缺乏罪惡感的民族了。 圍繞對歷史問題的道歉所產生的一系列誤解,在我看來,確是與之相關的。 日本人的確在反省,也明白絕不能重蹈覆轍。 但畢竟沒有外界期待的深刻罪惡感,因此,在中國看來,日本根本沒有嚴肅地反思。 因為沒有「神」或「天」的概念,所以看起來總是有些不夠重視,相對而言也確實不夠重視。 但這不是日本人看輕歷史問題,而是日本人內在的「罪惡感」,從本質上而言就不夠深厚。

如上所述,中日間誤解的種子實在太多。 何況,相比花了一千五百年潛心觀察研究中國的日本人,中國人對日本的觀察不過短短百年,誤解之多也是必然。 在此,我希望中國人能有一個心理準備,理解日本的道路(當然是在願意去理解的前提下)遠比想像的更漫長。 我心中默默期待,未來,中國人對日本人的誤解能有所減少,對日本人的惱怒能少於如今。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1374062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5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本商品讀享日金幣加碼回饋最高7倍
預計 2024/05/02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