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

【KINYO】KIHP-2250 智慧溫控快煮杯0.5L

【KINYO】KIHP-2250 智慧溫控快煮杯0.5L

最強熱水支援,讓你隨時喝熱茶、煮泡麵

  • 會員好評 ★★★★★(1)
  • 1個人喜歡
  • 9 252
    280
  • 分類:
    中文書文學現代華文創作現代小說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李維怡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聯合文學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1/04/23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內容簡介

尋一縷庶民芳香的正宗港味小說
李維怡 香港最尖銳的小說新聲
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中篇首獎得主


〈沉香〉的主角阿斌透過太姑婆的牙香樹,追溯香港的「根」——有關「香港」這名稱來源,其中一種說法,乃因本地盛產牙香樹。透過此追溯,阿斌了解到香港1920年代的大罷工被英軍血腥鎮壓的來龍去脈,及太姑婆一代草根婦女的艱苦命運。一番本來只是好奇的尋根,連結了眼前的社會遭遇,令他開始覺知到當前的社會問題及自己在當中的角色。

〈笑喪〉描述編輯文化評論雜誌的一群知識分子,主角林曦一直掙扎於旁觀及參與社會之間,小說由這個掙扎者的角度,描述其成長的友伴、全心投入的行動者林采希。這群知識分子在政治困境中究竟追尋著什麼?

〈那些夏天裡我們的蛹〉從一名女性的角度去回溯成長過程,從小學、戀愛到離婚,夾雜著弟弟和弟弟密友小碧撲朔迷離的關係敘述。敘事者不但自省自身的成長,對公共議題的關心也逐漸醒覺……

本書三篇小說均從年輕人的成長角度出發,以簡潔的文字勾畫小說人物的思想感受,盡可能立足於庶民生活,見證社會體制在小人物身上輾過的痕跡。李維怡用高度的耐心與細膩的描寫織就了平民的浮世繪,將個人情感體驗和社會問題意識相互結合,讓看似不相干的小說人物慢慢成長、彼此連結,使我們對生存的掙扎有更深刻的體會。

名人推薦

李奭學、李黎、陳寧、董啟章、韓麗珠 一致推薦

裡頭有些廣東國語也不是問題,布局四平八穩,生命態度相當成熟。
李奭學評〈那些夏天裡我們的蛹〉

看似毫無造作、未曾刻意經營的書寫,其實準確而又純熟。
李黎評〈那些夏天裡我們的蛹〉

新書名為《沉香》,我以為重點在「沉」字。這肯定不是低沉的意思,而是沉著、沉勾、沉潛。只要以沉著的態度,往歷史和記憶的深處沉勾,一直沉潛的種種關連和可能性,就會回到日光下,明明可見,有跡可循,有路可依。
董啟章

因為人物的聲音比作者的聲音強大。在那裡,無論人物與作者

作者

李維怡

北京出生,香港長大。這十年主要在香港從事紀錄片創作、錄像藝術教育、市民規劃運動,現為影像藝術團體〔影行者〕的藝術總監,認為藝術創作應該屬於所有人,一直努力學習如何將藝術從殿堂想像拉回人民生活的空間。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系畢業,後又同校主修人類學獲社會科學哲學碩士。2000年意外獲得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中篇首獎,散文、小說與詩歌散見於《字花》、《文學世紀》、《明報》、《捌a報》。這幾年與不同的市民一起共同創作一系列人文關懷的紀錄片,包括有關灣仔利東街人民規劃運動的《黃幡翻飛處》、有關2005年反世貿抗爭的《沉重而絢爛的十二月》、有關紮鐵工人罷工的《紮草根.鐵生花》、有關貨櫃車司機生活的《Dog and Butterfly》、有關行將消失的嘉咸街市集的《嘉咸.女情》、有關保衛天星、皇后碼頭運動的《碼頭與彼岸》、有關都市貧民反迫遷抗爭的《順寧道.走下去》等等。

個人網誌:fleurspirit.wordpress.com

目錄

推薦序:沉香.尋香——從成長到承傳∕董啟章
推薦序:如果寫作是一個遠離自己的過程∕韓麗珠
代自序:在悠悠阡陌之間∕李維怡
沉香
那些夏天裡我們的蛹
笑喪

序/導讀

代自序

在悠悠阡陌之間 李維怡


  董啟章非常好,二話不說就又為我送來了一篇序言,並持續他與我對「作家」這個位置的「爭論」,更著我回應。文友之間不單酬唱,更可爭論,很有趣。我相信,真正的包容,是容讓差異互相激盪,然後才有達致的可能。現試寫短文一篇以作回應,把「序言」這個部分變成一個討論,好像也不錯。

  在世間

  我這人很老套,很是相信藝術就是真善美的結合體那一套。既是真善美的結合,那也就是世界觀或價值觀的一種融合,這些,都是在世間發生、在世間完成、在世間延續的。

  書寫推薦序1

沉香.尋香——從成長到承傳 董啟章


  李維怡拒絕自稱為作家,更別說小說家,雖然她寫得一手好小說,得過小說大獎,已經出版了一本中短篇小說結集。她形容自己是一個「文字耕作者」。這絕對不是出於不必要的謙虛,更加不是自信不足;這和她的另一個身分有密切關係。李維怡是一個社會行動者,她通過錄像藝術和紀錄片製作,參與香港近十幾年的種種社會抗爭運動。像李維怡這樣的行動者的特殊自我定位,在她的小說中可以清晰看到。她小心避免採取啟迪者、救助者由上而下的姿態,與弱勢人士站在同一位置同一高度,像勞動者一樣默默耕作。

  不過,我還是堅持稱李維怡為一位作家,一位小說家。這並不是說作家或小說家有何超然之處,而李維怡符合這個超然的標準。李維怡和我應該也同樣是漢娜.阿倫特(鄂蘭)的追隨者(我不敢說是「信徒」),那我就嘗試用阿倫特的一套來說服她。阿倫特把人類的行動生活分為三個層次:勞動(labor)、製造(work)和行動(action)。大部分的弱勢者、被欺壓和被剝削者,也屬於勞動階級,而針對種種不公義而作出社會(廣義來說其實都是「政治」)抗爭的,是較為少數的行動者。(當然不排除勞動者自身變成行動者的可能性。)而在中間,還有一批製造者,當中包括藝術品的創作者,那當然也包括作家了。製造者所創造之物,為人類提供一個實在的、持久安住的世界,並賦予這樣的世界意義。作家所做的,說穿了就是這樣的一回事。根據阿倫特的分析,寫作和勞動不可能是同質的,所以,「文字耕作」只可能是一種姿態,而不可能是實情。相反,寫作和行動的關係更為密切。除了記錄行動,反思行動,賦予行動意義,寫作也可以成為行動的促發和根據。由是觀之,李維怡的兩個身分不但沒有衝突,反而可以互相增益。

  在香港,在文學創作和社會運動兩個範疇裡,雙重身分的例子很少。社運人士間中也會以詩文言志,而文學人也多少會觸及社會性的題材,但兩個身分也同樣鮮明,而且在兩個範疇也同樣走在前線的,卻並不多見。李維怡可以說是非常獨特的一位。她二○○○年以〈那些夏天裡我們的蛹〉奪得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中篇首獎,及後持續寫作中短篇小說,在二○○九年結集為《行路難》(香港:Kubrick)一書。表面看來,李維怡的小說在形式和語言方面好像並沒有特別過人之處,但這樣的觀感只是我們習慣了現代和後現代文學令人眼花撩亂的技法所致。令我最為驚訝的是,李維怡竟然承傳了陳映真的現實批判和黃春明的鄉土情懷。這種隔代和隔岸的淵源和影響,為何在此時此地開花結果,我暫時不敢貿然分析。在香港文學中,寫實主義小說當然不是新鮮事物,早於五、六十年代,一批南來作家便把中國新文學的寫實傳統帶來香港,同時期的香港本土作家則有寫實、現代和抒情等不同取向。自七十年代一批戰後成長的香港作家冒起,形式創新似乎佔了文學創作的主流,傳統的寫實主義的確逐漸式微。

  二○○○年後才著力創作的李維怡,卻「回到」寫實主義的「老路」上去,驟看似是令人費解,但回顧香港最近十年的社會狀況,又覺有其內在必然性。香港回歸中國幾年後,因為舊區重建和歷史建築物的清拆,掀起了一波關注本土身分和社區生活的「新社會運動」。這場運動的主力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他們既非重建區居民,也非歷史地標的舊懷者。他們所反對的是過度發展的港式資本主義,保衛的是家園價值和符合人性的生存條件。從喜帖街(利東街)重建(二○○三至二○○六),到天星碼頭(二○○六)和皇后碼頭(二○○七)抗爭,再到反高鐵和保衛菜園村運動(二○○九至二○一○),行動的規模逐漸擴大,參與的年輕人有增無減,甚至出現了所謂「八○後抗爭青年」的標籤。李維怡的大部分小說,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成的。這種針對資本主義社會金權結構的批判,以及對社區關係和在地生活的維護,正好是陳映真和黃春明的隔代和隔岸延伸。李維怡師法兩位臺灣前輩作家,寫出來的小說不但沒有過時之感,反而給予寫實主義新的活力和意義。而她最得兩位的精髓的,是對筆下人物的大同情。

  這次在臺灣出版《沉香》一書,精選了李維怡三個中篇。最早的一篇是二○○○年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的中篇首獎作品〈那些夏天裡我們的蛹〉,中間的一篇是發表於二○○九年的〈笑喪〉,最近一篇則是發表於二○一○年的〈沉香〉。當中〈那些夏天裡我們的蛹〉較為「文藝」,以寫人物的成長經驗和情感的幽微難解為主,雖也已觸及社會議題,但著眼點為主流價值觀對生活的滲透,而非個別的事件。〈笑喪〉擺明車馬寫社會運動的參與者,主角林曦由旁觀和被動變為積極,女主角林采希更加是全情投入全心奉獻的行動者。〈沉香〉採取的角度稍為後退,以大學物理系男生阿斌的角度,寫普通人對社會不公由無知到覺醒的歷程。很有意思的是,三篇小說也是以年輕主角的成長為出發點,結合了個人情感經驗和社會意識的建立。他們或由於個性的獨特不群,或由於某些事件和人物的觸發,而拒絕成為合模的成年人,努力而艱難地尋找不同於主流的生存方式。這樣的成長不是表面的反叛,而是對既有社會價值的懷疑,繼而對受壓迫者產生疚歉,並意識到自己對他人的責任。這些主角年少時出身低下層,學業成績不錯,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在社會階梯向上流動到中產(雖然現在中產也變成了一種勞動階級)。可以說,他們都是享受到較優厚社會條件的年輕人,但卻因此而自覺到可能成為建制的共謀。當然也不是說他們可以完全自外於建制,於是質疑與諒解、批判與同情,便成為了必須同時並存的意識。

  問題是個人覺醒雖然可能,但認知的深度和闊度畢竟有限,社會問題也不是一朝一夕,而必有其長遠的歷史淵源。為此,李維怡的人物也必須展開一場「尋根」的過程,也即是往先輩身上,找到理解目下問題的參照。在最早的〈那些夏天裡我們的蛹〉當中,這種追本溯源的意識還未明顯,只略一提及何宇漫的父親年輕時曾經是工會分子。是以這篇小說的三位年輕主角何宇漫、何宇明和小碧,總好像處於精神孤兒的狀態。(事實上他們的確先後經歷了喪母喪父的傷痛。)〈笑喪〉中開始出現前代的楷模人物。剛去世的三叔公年輕時曾是共產黨人,一九五七年離開大陸南來香港,但心中的理想主義還未完全熄滅——三叔公給主角取名林曦,臨終遺願是在喪禮上播放〈國際歌〉。雖然沒有詳細描寫這個人物(他沒有正式出場,卻是喪禮的主角),但三叔公對主人公林曦產生了深遠微妙的影響。這種曲折的承傳關係,也即是隔代和非直系的繼承,也出現在〈沉香〉中。主角阿斌通過剛去世的太姑婆的遺物,了解到當年「自梳女」(女性自梳髮髻,誓言終身不嫁的習俗)的艱苦命運和獨立自決的勇氣,以及二十年代大罷工被英軍血腥鎮壓的來龍去脈。這一番尋根令他更明白當前的社會問題和自己可以扮演的角色。李維怡又通過太姑婆製造沉香,而上溯到香港歷史的源頭——香港名稱的來由的其中一種說法,就是本地曾經盛產沉香,並外輸至南中國和東南亞各地。

  李維怡結合成長和承傳兩個主題,把年輕一代和前代先人重新連繫起來,帶出意味深長的信息——當下的覺醒和未來的走向,必須建基於對過去的認識和繼承。然而,當中的隔代和非直系傳承,卻有點耐人尋味。這是否意味著,香港的歷史意識存在斷裂,致使前人和後人無法直接的代代相傳?而這個斷裂,按小說中人物的年紀來說,為何大概發生在八十年代,也即是他們的一段蒙昧的成長期?這樣的成長期就如一個蛹,封閉、內向、自絕於外部世界,但卻可以孕育出新的更燦爛的生命。可是,這新生的蝴蝶卻難以憶記自己的前身。人畢竟不是蝴蝶,人的成長不只取決於本能,而更取決於集體的回憶和族群的認同。這說明了承傳的必要,和可能。

  李維怡上一本書名叫《行路難》,標點出一個「難」字——行動之難,寫作之難,以及兼顧寫作和行動之難。這次新書名為《沉香》,我以為重點在「沉」字。這肯定不是低沉的意思,而是沉著、沉勾、沉潛。只要以沉著的態度,往歷史和記憶的深處沉勾,一直沉潛的種種關連和可能性,就會回到日光下,明明可見,有跡可循,有路可依。這就是寫作的意義之一。在廣東話裡,「沉」和「尋」同音;「沉香」即是「尋香」。香是根,沉著安穩;也是氣,飄逸自在。再者,就是一種祈禱,一種願望。

推薦序2

如果寫作是一個遠離自己的過程 韓麗珠


  打從讀到李維怡的小說,我開始知道她,並且知道,她總是在迴避(只是)作為一個作者的身分,而更強調,她同時是拍紀錄片、做音樂、參與社會運動、教書或從事其他工作的人。

  在她的小說裡,總是存在著兩種對立的角色──處於社會弱勢邊緣位置的人,以及佔據著相對地安穩的位置,得到更多利益的大多數;而經常出現的一種情境是,後者與前者相遇,再也無法安於旁觀者的角色,往往要以行動為前者謀求更大的福祉,經過了許多掙扎和矛盾之後卻發現,其實沒法把自己完全拋進對方的處境裡,揹起對方的難題,更多的時候,他們只能兩種身分之間徘徊擺盪,最後又回復怯弱的旁觀者。

  〈笑喪〉中的林曦,伴著妻兒過著富裕安逸生活的同時,心裡仍時常有著無法真正放下的一塊,如拼圖缺失了的一角,那角落經由高中同學林采希而啟發,往後在不同的時刻一再被喚醒。作為中產階級收入穩定的林曦,與打散工維持生活同時兼顧評論雜誌,投身社會運動的采希,本來處於世界南轅北轍的兩端,但因為一種難以言喻的情感,使他們產生了無法分割的牽繫。這種牽繫包含了男女之情,但更大的部分,是一種更複雜也更廣義的「愛」。采希之於林曦,是一種永遠難以真正觸及,既吸引著他也使他恐懼的存在。自中學時期開始上街為欠薪工人追討賠償,與警察產生衝突,思考制度如何箝制人們的采希,促使林曦內在某個被他遺忘,不願認真地面對的角落甦醒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522933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40
    • 商品規格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共1 則好評)
  • ny*ia5 說:
    2011-08-22
    這些故事都有默默地流淌著一股熱血的共通性,是那種我們在年青時都曾質疑過社會體制既有的價值觀,雖然最終大多數人都會妥協融入這世界的運行規章,但李維怡卻很清楚自己該站在哪一邊發聲。
  • 看更多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本商品讀享日金幣加碼回饋最高7倍
預計 2024/05/08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