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原來是這樣

  • 79 237
    300
  • 分類:
    中文書人文歷史中國史地先秦史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醉罷君山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大地出版社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8/02/07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內容簡介

夏商周三代奠定中華文明之基礎,然而三代歷史卻是撲朔迷離。史料原本有限,加上歷朝散佚,徒令後人有霧裡看花之歎。本書力求從有限的線索中,以嚴謹、求實的態度挖掘出那段光輝歷史年代的真相,透過對《史記》、《竹書紀年》、《尚書》以及先秦諸子文獻互為參比,去偽存真,對許多歷史上傳統結論提出質疑。譬如少康中興,如何向竊國者復仇?夏桀與商紂,真的是歷史上最暴虐的君主嗎?權謀大師伊尹是賢相,還是叛臣?本書把零散分布於各史料的記載,整合為比較完整的故事。時間順序清晰,歷史事件連貫,脈絡有序,集知識性與故事性於一身。可讀性強,足見作者傾注之心血。

作者

醉罷君山

本名鄭文州,福建漳州人,專注於中國歷史與傳統文化的研究,作品有《血戰天下:戰國全史》《西漢原來是這樣》《東漢原來是這樣》《春秋無義戰》《大唐帝國的擴張》《宋朝原來是這樣》《秦朝原來是這樣》等,擅長還原歷史中最令人血脈賁張的景象,文字裡激盪著昂揚奮發的鐵血精神和思辨特質。

目錄

一、遠古時代的英雄/007
二、征服者軒轅/016
三、開闢鴻茫,告別蠻荒/025
四、黃帝的子孫們/033
五、洪水滔天--帝堯時代/039
六、聖人還是陰謀家(上)/044
七、聖人還是陰謀家(下)/052
八、禪讓還是奪權?(上)/061
九、禪讓還是奪權?(下)/069
十、夏王朝的誕生/076
十一、竊國者(上):后羿/086
十二、竊國者(下):寒浞/092
十三、少康中興(上):復仇/098
十四、少康中興(下):復國/105
十五、失重的權柄/114
十六、夏桀幹了什麼壞事/122
十七、權謀大師伊尹/128
十八、夏台之囚/135
十九、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142
二十、賢相還是叛臣?/149
二十一、大遷徙:盤庚遷都/159
二十二、武丁大帝(上):三年不語/170
二十三、武丁大帝(下):運掌天下/177
二十四、岐周的興起/184
二十五、山雨欲來風滿樓/191
二十六、酒池肉林:暴君與「藝術家」/198
二十七、我本梟雄:西伯與姜太公/205
二十八、殷商的滅亡(上)/213
二十九、殷商的滅亡(下)/221
三十、周雖舊邦,其命維新/230
三十一、管、蔡的叛亂(上)/237
三十二、管、蔡的叛亂(下)/246
三十三、周公的政治學/254
三十四、成康之治/264
三十五、從未來穿越到周朝?/271
三十六、周穆王的武功文治/278
三十七、衰落中的周王室/284
三十八、曇花一現的宣王中興/291
三十九、驪山之變/301
四十、權力倒懸的時代/310
四十一、在霸主鐵腕的庇護下/318
四十二、風刀霜劍嚴相逼/325
四十三、零落成泥碾作塵/335
夏商周大事年表/346

試閱

一、遠古時代的英雄

很久很久以前,距今上萬年,中國大地之上仍是一派原始自然景象,天造草昧,荊榛未開。高山丘陵、平原高原、江湖沼澤仍保持著原始的蠻荒模樣。溫暖濕潤的氣候,帶來充足的陽光與豐富的降水,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高大的樹木夾雜著低矮的灌木,枝藤交錯,野草叢生,形形色色的花朵隨處可見。禽鳥蟲蛇走獸,遊蕩其間,人類看上去並不佔有絕對的優勢。

然而憑藉思想這一無敵利器,人類巧妙地利用種種工具,依靠團結與協作漸漸脫穎而出,成為地球生物圈之主宰。

儘管如此,彼時之人生存境況之惡劣,仍為今人所難想像。僅有簡陋之居所、寒磣之衣物、窳劣之器具,夏與烈日爭,冬與嚴霜爭,與洪水爭,與毒蛇猛獸爭,非勇敢堅強者無以生存。華夏之文明便是在此惡劣之環境下初露熹光。

由於歷史久遠,史料缺失,要恢復遠古歷史的面貌幾乎是不可能。當然中國有一些神話故事,只是與印度、埃及、巴比倫、希臘等文明古國相比,不僅神話故事少得可憐,也毫無系統可言。在這些神話中,包括中國人所熟知的盤古開天闢地、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等。不過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這些神話故事產生的時間並不早,在早期歷史文獻中極少被提及。可見華夏文明自一開始就與神保持著一定的距離,這也是中國文明區別於其他古國文明的特點之一。

大家都知道孔子曾說過一句有名的話:「敬鬼神而遠之。」這句話的背後有深刻的歷史背景:在孔子之前的數千年裡,中國人對鬼神的態度就已是如此。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早期出現的神祇都不是人格化的,而是非常抽象的概念。上古時代的神,譬如天神、地神、河神、山神等可以享受人的祭祀,卻始終沒有神的面貌,沒有偶像崇拜。誰也不知道神長什麼模樣,似乎也沒有人去關心這個問題。對於那時的中國人來說,只要知道敬畏神,能從神那裡得到啟示就足夠了,沒必要與神過分親密。

不推崇鬼神,勢必就要立起人世間的英雄。華夏文明從一開始就充滿英雄崇拜的味道,英雄們的偉大業績,總是激勵著子孫後代, 「祖先崇拜」的思想由此發端。

下面先說說對華夏文明產生過重要影響的幾位英雄人物。

中國上古史有「三皇五帝」之說,「三皇」是哪三位呢?史料的說法五花八門。呂思勉先生寫的《三皇五帝考》,羅列出六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天皇、地皇、人皇;第二種說法是天皇、地皇、泰皇;第三種說法是燧人、伏羲、神農;第四種說法是伏羲、神農、祝融;第五種說法是伏羲、女媧、神農;第六種說法是伏羲、神農、黃帝。

這裡我選用第三種說法,即三皇為燧人、伏羲、神農。除了這三人之外,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人物,就是有巢氏,他之所以沒有在「三皇」之列,大約是因為年代過於久遠。他是最早的一位英雄,用古人的說法叫作「聖人」。

從這四位英雄的名字裡我們隱隱地發現,他們的英雄事蹟並不在於武功,而在於開創了技術革命、開啟了文明之光。

先來看看第一位英雄人物:有巢氏。

關於有巢氏,先秦《韓非子》一書中有一段記錄,文字並不深奧,我把原文引述如下: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能勝禽獸蟲蛇。有聖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曰有巢氏。」

嚴格地說,有巢氏不能叫名字,它與燧人氏、神農氏一樣都是稱呼。為什麼稱呼他為「有巢氏」呢?因為他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房產大亨,「巢」就是房子、巢室、居所。這個人的功績可不得了,在他之前人類沒有房屋的概念,那麼他們都住在哪兒呢?要麼露宿,要麼住樹上,要麼住在洞穴裡。我們可以想像那種艱難的生存狀態,風吹雨淋日曬倒不是真正的威脅,當時大自然還沒有被開發,到處都是毒蛇猛獸,試想晚上睡覺時爬進幾條蛇或者來隻猛虎獅子的,人就只能成為動物的美食。要是把現代人往原始叢林一扔,在那待幾個晚上與蟲蛇為伴,恐怕沒幾天都準得失眠症,誰能放心睡個安穩覺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體驗:有時在睡夢裡,會夢到從某個高處跌下來,或者突然掉到什麼地方,這時我們就會有身體反應,小腿會不由自主地蜷縮起來。有科學家認為這是人類對遠古生活的一種回憶,當時住在樹上,睡著時很容易掉下來。可能還有另一種情況,就是腿突然被蛇咬上一口引起條件反射。在餐風露宿的年代,這真的是再平常不過的事。

這個時候,有巢氏出現了。他是個很聰明的人,嘗試改善居住環境,便想出一個絕妙的主意,用木頭建起了房屋。如果放在今天這確實稱不上一件難事,因為我們有了各式各樣的工具,有斧頭、鋸子、鐵釘。可是那個年代啥也沒有只有石器,光是要把一棵大樹砍倒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類的意志最終戰勝了物資條件的匱乏,有巢氏用最簡陋的工具,蓋起了最原始的房屋。那時房屋是什麼樣子我們也不太好想像,肯定是很難看的。不過沒有關係,虎豹豺狼來了,被阻擋在房子外面,張牙舞爪卻無可奈何。

房屋的出現確實是人類一次巨大的革命,改造自然的步伐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按照韓非子的說法,有巢氏因而「王天下」。我想當時根本還沒有「天下」的概念,頂多就是在有巢氏生活圈附近的人紛紛跑來向他學習蓋房子,他因此被推為首領。

統治的權柄並不在於武力而在於智慧。睡覺是件大事,有巢氏讓大家睡上了安穩的覺,因此被尊為「聖人」,實際上就是英雄。他確實是一個英雄。有了房屋後人類才有了安全的居所,這是獲得與動物界戰爭優勢的開始,人類社會是從征服動物開始的。

征服動物界,是一場漫長的戰爭。

即便有了房屋作為防禦性的居所,人類的生活環境仍然危機四伏。黑夜裡隱藏著巨大的威脅,多數動物在夜晚的行動能力要遠遠超過人類。地球有一半時間在黑暗中,不能戰勝黑暗就不能戰勝出沒於黑暗中的凶猛動物。火的出現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革命之一。

嚴格說來,火並不是人類的發明,自然界早已存在。酷熱會引發森林起火,雷擊、火山噴發等都會產生火。然而自然之火並不是什麼時候都有的,出現的機會很低。有沒有辦法人工取火呢?

在美國電影《浩劫重生》中,湯姆‧漢克扮演的那個當代魯濱遜落難到了一個海島上,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鑽木取火,期間經過了無數次的失敗。一個當代人在懂得鑽木取火的原理後,要憑藉原始的工具生起一堆火仍然是困難重重,更何況上古的人連這個原理都不曉得。燧人氏的稱號與有巢氏一樣,是以發明成就來命名,因為當時還沒有姓名稱謂。有巢氏就是有房子的傢伙,而燧人氏就是能取火的傢伙。燧人氏怎麼知道鑽木取火呢?我想在燧人氏之前肯定已有很多人嘗試過了,最後都以失敗而告終。鑽木取火可能起源於人類對自然界的觀察,比如說石塊猛地相擊時會有火花。只是這種稍縱即逝的火花,根本不可能保存下來。

有這麼一種傳說,燧人氏見到鳥啄樹木有時會有火花閃出,他由此受到啟發,開始鑽木取火的試驗。就像我們前面說過的,現代人用更好的工具鑽木取火都十分不容易,更何況是久遠之前的人。燧人氏的試驗一定失敗了無數次,次數一定不會比愛迪生試驗電燈泡少。他不斷地打磨石頭,試驗各種木頭,終於有一天木頭被點燃了。

可惜歷史沒有記下那一天的日期,那是一個偉大的時刻。

他成了中國的普羅米修斯,但並非是從天上盜火,而是在人間取火。

人工取火是人類擺脫野蠻、邁向文明的關鍵,其意義比造房屋更大。在自然界中有不少動物也會營造巢穴,比如小鳥、蜜蜂都能築巢,但只有人類做到了自主取火。正是這個原因,燧人氏被列入 「三皇」之列,而有巢氏沒有。從此夜晚不再是一片漆黑,火光照亮了大地,光明不再只屬於白晝。

火不僅僅用於照明,還有更深刻的意義。人工取火使得人類在與動物界的戰爭中,獲得了一個勝利的法寶,用火可以驅趕毒蛇猛獸,可以在夜晚作戰,它本身就是戰爭的利器。

另外,火還為人類帶來了兩大變革。

其一,是帶來健康的熟食,不再像動物那樣吃生的。這點在《韓非子》一書中也有提到:「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惡臭而傷腹胃,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當時的人並不懂得病菌之類的名詞,但他們已經發現生食經常導致疾病,用火煮熟的食物則更為安全。火的出現帶來了飲食的革命,這點是動物界所無法做到的。

其二,使冶煉金屬成為可能。從火的發明到冶煉金屬的成功,應該經歷了很長的時間,沒有火就無法從石器時代過渡到青銅時代。隨著金屬冶煉的成功,人類便成為地球生物的主宰者。

與有巢氏、燧人氏相比,伏羲的傳說就更多了。伏羲又稱為庖犧氏或包犧氏,從這個名字來看,大致可以推斷出他的主要貢獻。「庖」字如果做動詞解,就是「烹調」;如果做名詞解,就是「廚房」。「犧」就是牲畜,是人工飼養的牲口。在人類早期,食物的獲取無非兩大途徑:其一是採摘野果;其二是捕殺動物。

在人口數量相當少的時候,食物並不緊缺,大自然有豐富的供給。隨著人類不斷地征服動物界,生存空間不斷拓展,人口也變多了,這時食物就成問題了。

樹上的果實會隨著季節的不同而增減,有的時候多,有的時候少,供應是不穩定的。而對動物的捕殺也使得動物的數量減少,狩獵到的食物也變得不穩定。人工飼養因此成為穩定的食品來源,在這個過程中伏羲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

據說伏羲是個大發明家,除了畜牧之外還發明結網打魚的方法,用獸皮縫製衣服等。然而他的貢獻絕不僅僅在於物質層面,而是上升到精神層面。在遠古英雄中伏羲有著十分特殊的地位,因為他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哲學家。

《易經》是這樣描寫這位聖人的:「古者庖犧氏(即伏羲)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他的眼界不僅僅局限在人自身,而「觀象於天」、「觀法於地」,探尋天理,探尋人與宇宙的關係。

伏羲是第一個用「數」與「圖」的方法去理解宇宙萬物的人,從這一點上說他確實充滿哲學家的氣質。八卦就是八個卦相,每卦由三個爻構成,「-」代表陽爻、「--」表示陰爻。八卦分別是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分別代表天、地、風、雷、水、火、山、澤。通俗一點說,這是一種樸素的宇宙模型。

在古代傳說中伏羲又被描述成人首蛇身的怪物,為什麼會是這種形象呢?有一種說法十分合情合理,伏羲「人首蛇身」的形象與一個字有關,這個字就是「道」。我們注意一下「道」字的寫法,上面是「首」字,下面是「」,這個文字構成像不像「人首蛇身」呢?伏羲是得道之人,古代的道就是宇宙真理,他就是「道」的化身,因而後來居然被描繪成人首蛇身之形象,實在可笑至極。

人類的發展史也是對宇宙真相不斷探索研究的發展史。沒有哲學思想就談不上什麼文化,因此伏羲對宇宙開創性的思索是中國文化史上的里程碑。在中國的古文獻中,像「有巢氏」、「燧人氏」、「庖犧氏」這些詞都包括了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就是三位英雄的稱謂,第二層意思就是他所在的氏族。伏羲的這一氏族,即「庖犧氏」興起一段時間後走向沒落,原因很簡單,其他氏族在文明上後來居上,進而取代了庖犧氏的地位。

取代庖犧氏的,是神農氏。

《易經》記載:「包犧氏沒,神農氏作。」

這裡的神農氏,我的理解仍是兩層意思:最初是一個人的稱謂,後來是一個氏族的名。古代的族群能獲得多大的影響力與其擁有的技術水準是密切相關的,在伏羲的畜牧革命後神農氏又引導了一場新的技術革命,即種植業的革命。

講到這裡,我想說一個話題。

多數人對中國歷史的了解多是春秋戰國之後的各個王朝。事實上,自秦以後中國文明進入了一個發展相當緩慢的階段,巨大的技術變革、深刻的思想變革並不多。反倒是從上古時代到秦以前,中國文明充滿了創造力,產生了無數技術與思想的奇蹟。這是讀史者不可不關注的一個問題。

種植業的出現使得人類的糧食問題獲得了最終的解決。直到今天,給我們提供糧食的仍然主要是種植業。人工種植是不是神農氏的首創呢?應該不是。神農氏的農業革命是耕種方法與農具的革命,使得大規模的種植成為可能。

在《淮南子》一書中,有這樣的寫法:「古者,民茹草飲水,採樹木之實,食贏蚌之肉,時多疾病毒傷之害。於是神農乃始教民播種五穀,相土地宜,燥濕肥墝高下。」在此之前儘管有畜牧業作為補充,但人類的食物仍然嚴重依賴於野生的動植物資源,野果可能有毒、動物可能染上瘟疫,即便煮熟了也會威脅人的生命安全。而五穀則是安全性很高的食物。神農氏何以使得大規模耕種成為可能呢?他認真地研究了地形、氣候、土壤對種植物的影響,使得種植成功率大大提升。

除此之外,他還大力改進農業工具,據《易經》載,神農氏「斲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耒耜是古代一種像犁的翻土工具,耜是用來起土,耒是耜上的木曲柄。在古代,耒耜也泛指農具。神農氏是第一流的植物專家,他不僅推廣種植業,還是中醫藥之祖師。在自然界中有許多植物具有解毒、治病的功效,在神農氏之前可能草藥的功效就被人所認識,但是並沒有系統的發展。神農氏是第一個專心致志研究草藥的人,古代很多文獻都寫到他「嘗百草」的故事,為了試驗草藥的藥性,他把自己當作試驗品,這種嘗試是十分危險的,他也因此多次中毒。據說有一次,在一天之內就中毒達七十次。有一種說法稱神農氏是死於中毒,這種可能性是很大的。中國的醫藥學,實際上也是奠基於神農氏。

可以說在當時的中國,神農這一氏族掌握了最先進的技術,因此成為眾氏族的首領。神農氏族的領袖地位維持了十七代之久。

在神農時代,由於文字還未產生,對此期發生的故事我們仍然知之甚少,後世關於神農的文獻也不一定真實有據。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大史學家司馬遷在巨著《史記》中對漫長的神農氏統治時代並未有詳細記載,《史記》的開篇實際上是從神農氏族最後一個領袖炎帝開始的。

二、征服者軒轅

到了炎帝時,神農部落已走向沒落。

在神農氏族統治的十七代裡,許多部落都是接受其家族的統治,那麼神農氏為什麼會衰弱呢?推想其原因,大約是技術優勢已經蕩然無存。神農氏所宣導的耕種法已經被各部落所掌握,這個家族的權威已是搖搖欲墜。更重要的是金屬冶煉業的發展帶來了深刻的軍事變革,在這一方面神農部落已經落後於其他部落了。

武器的變革歷經了三個階段,即木製兵器、石製兵器與金屬兵器。《太白陽經》中有這樣的說法:「伏羲以木為兵,神農以石為兵,蚩尤以金為兵。」蚩尤的年代,正是神農氏部落統治的末期。

精良武器的出現,使得武力的重要性日益增強,一個混戰時代出現了。

當神農氏族強有力的統治不再時,各部落之間的相互攻伐越來越多,每個部落都想擴張自己的力量。儘管神農氏新的首領炎帝幻想用武力重新奪回政治話語權,可是他已經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因為有兩個強有力的部落後來居上,這兩個部落的首領分別是蚩尤與軒轅(即後來的黃帝)。

蚩尤與軒轅兩股新勢力的崛起,印證了軍事技術革命的深刻影響力。軒轅是一個有著雄心壯志的部落首領,他姓公孫,是少典氏族的首領。據說軒轅生下來才七十天就會說話了,比起王陽明五歲都不會講話,他可以算是十分早慧。軒轅似乎是一個天生的領袖人物,因為他不僅智慧超群、辯才無礙,還見多識廣,對事情有著敏銳而獨到的判斷力。

根據《管子》一書的記載,軒轅雄心勃勃試圖取代神農氏成為天下新的領袖。他曾經請教一位名叫伯高的智者:「我想要把天下融合為一家,有沒有辦法做到呢?」言下之意是要統一諸部落,建立起一個龐大的政權。

伯高回答說:「有辦法的。」

軒轅問道:「您可以說來聽聽嗎?」

伯高答道:「關鍵是要控制礦山。怎麼知道哪裡有礦石呢?有丹沙的山地,下面就埋有金礦;有慈石的山地,下面就有銅金礦;有陵石的山地,下面就有鉛、錫、赤銅礦;有赭土的山地,下面就有鐵礦。對於這些礦山,應當將它們封存起來,設立邊界,不允許私人隨意開採,如果有違令的,就處以死刑。」

這則對話讓我們很吃驚,因為五千年前的中國人就已深刻地認識到經濟對政治的決定性作用。對當時的人來說礦業就是新經濟,誰掌握了新經濟,誰就掌握了政治的話語權。從伯高的話中可以看出,當時中國人對金屬礦產的認識已經頗多。這位智者敏銳地察覺到金屬將在戰爭中發揮巨大的作用,誰的金屬武器更多、更先進,誰就可以稱雄天下。為了把這些金屬礦產收歸公有,必須以嚴厲的刑罰制止私人隨意開採,這樣才能確保軍隊的武器供給。

軒轅聽從了伯高的建議大力探礦,並且牢牢地控制開採權。十年之後,一座大礦山被開發了,這座礦山名為葛廬之山,礦藏十分豐富。

不料就在這個時候軒轅卻遭到悶頭一擊,這座大礦山被人奪走了!

奪走礦山的人,正是蚩尤。

蚩尤是九黎部落的首領,他的出身很有問題。據《大戴禮記》中孔子的說法:「蚩尤,庶人之貪者也。」庶人,說明他的出身是低賤的,並沒有貴族血統。出身低賤怎麼能當上部落首領呢?孔子的話實際上是暗示蚩尤的首領地位,可能並非來自繼承而是來自武力篡權。以現在的眼光來看,蚩尤是一位奇才,他堅強而悍勇,有著非凡的軍事才能。他的部落曾經臣服於軒轅,他可能為軒轅的崛起立下過汗馬功勞。蚩尤是一個對武力十分著迷的人,十分熱衷於新的武器技術,他自己可能就是這一方面的專家。他與軒轅同樣認識到金屬武器的革命性意義,因而也認識到金屬礦產的重要性。以他高傲的個性,注定不可能長久地屈居他人之下,於是他密謀背叛軒轅,自立門戶。

當葛廬之山的礦產被大規模開採後,蚩尤突然叛變了。

他用武力驅逐軒轅派往礦山的人員,將礦山據為己有。他利用豐富的金屬礦產製造出大量的武器,迅速使自己的部落成為諸部中的最強者。儘管金屬武器的運用不一定始自蚩尤,但在他之前金屬武器從來沒有被如此大規模地運用過。

在中國兵器變革史上,蚩尤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人物。其實他並不是第一個意識到金屬武器重要性的人,軒轅、伯高都認識到了這一點,但蚩尤捷足先登了。

對於蚩尤的背叛,軒轅有沒有試圖給予猛烈的還擊呢?史書上沒有明說,不過就算還擊也未必能獲得勝利。此時的外部環境對蚩尤是有利的,因為神農氏的沒落,導致了諸部落的戰爭日益加劇,有心取代神農氏的軒轅把重點放在了對諸弱小部落的征伐上。在蚩尤奪取葛廬之山的這一年共有九個部落被兼併,其中多數應該是被軒轅與蚩尤瓜分的。

蚩尤的實力還在不斷地增強,在奪佔葛廬之山後不久他又開發了另一座大礦山,這座礦山名為雍狐之山。當時這座山的礦石被流水沖至山麓地帶,因而發現了豐富的礦藏。蚩尤利用雍狐之山的金屬礦製造出雍狐之戟、芮戈等兵器,這些兵器在當時可能算是最先進的武器。這一年又有二十個部落在戰爭中被兼併,部落戰爭的結果,出現了三足鼎立的格局,這三足分別是炎帝的神農部落、軒轅的少典部落與蚩尤的九黎部落。

從三強的分布格局來看,炎帝的神農部落與軒轅的少典部落位於北部,蚩尤的部落位於南部。倘若只看武力,三強之中蚩尤似乎最為強大。但是他有一大弱點,過於迷信武力,他四處征伐,擴張自己的勢力,但論起政治眼光卻遠遠遜於軒轅。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402280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52
    • 商品規格
    • 21*15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本商品讀享日金幣加碼回饋最高7倍
預計 2024/04/28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