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孵蛋器:憤而提筆的懷孕日記

我的身體是我的,他人不該主張。厭女韓國的憤怒孕婦!戳破虛偽的母性神話。

【KINYO】KIHP-2250 智慧溫控快煮杯0.5L

【KINYO】KIHP-2250 智慧溫控快煮杯0.5L

最強熱水支援,讓你隨時喝熱茶、煮泡麵

  • 1個人喜歡
  • 9 342
    380
  • 分類:
    中文書心理勵志勵志小品心靈勵志故事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宋赫娜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陳宜慧
  • 出版社: 大塊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0/04/30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內容簡介

作者自述懷孕過程的心理、生理,以及韓國社會對應孕婦的種種觀察,呼籲女性的身體自主權。

厭女韓國的憤怒孕婦!
那個位置是我的,請不要侵占、
我的身體是我的,他人不該主張。
為了「女人不用戰鬥的社會」,我今天也在奮鬥。

作者宋赫娜在推特上的「懷孕日記〈@pregdiary_ND〉」,從第一篇文章《我不是孵蛋器》開始,不但引發有關懷孕、生產的網路熱議,更獲致眾多女性的共鳴。原本只是記錄自己懷孕過程的心理和生理,卻從中發現無論社會大眾、職場,甚至國家制度,韓國處處充斥著對孕婦、女性的無知、偏見和不尊重,讓她成了「暴力韓國的憤怒孕婦」,要憑一己之力戳破虛偽的母性神話。

「我的日記既是為了自己,也是爲了揭露孕婦在缺乏關懷和制度的環境下,究竟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因為要讓女性選擇懷孕,就應提供她們詳細的相關資訊,一般人也要努力了解並發揮同理心。自驗孕棒出現兩條紅線起,女性的生活其實就此天翻地覆,但自身卻徹底被生育權排除在外,充其量形同用於承載新生命的「工具」,並且任由指指點點⋯⋯
「不要說不舒服。別人不喜歡聽。不舒服也要忍耐。」
「孕婦可以喝咖啡?可以吃巧克力嗎?那個也能吃嗎?」
「一不舒服就來醫院,那工作誰來做?」
「要活動才會好得快啊!」
「別人都挺過來了,不需要大驚小怪!」
「就是要經歷自然產的痛,才顯得母親的偉大啊。」
這些沒有地方傾洩,更沒有人願意傾聽的心情,作者決心代為發聲,並呼籲找回女性的身體自主權:發生在女性身上的事就該由女性選擇,女性的身體是女性的,非社會所有。

編輯推薦


女人的身體是女人的
(文/大塊文化副總編輯 小連)


台灣和許多國家都正在面臨少子化的威脅,政策面各項鼓勵生產的優惠政策五花八門,民間則甚至接連發起所謂「懷孕滿8週禁墮胎」、「人工流產前應有6天思考 」等公投提案,引來爭議,不過所有不足與紛擾的討論,鮮少像這本新書《我不是孵蛋器——憤而提筆的懷孕日記》來得直指問題核心:女人的身體是女人的,發生在女性身上的事,為什麼他人可以主張?

作者宋赫娜說,不管懷孕、生產,整個社會甚至國家真正看待、在意的焦點其實是孕婦肚子裡孩子,這期間女人的身心都只為這個新生命準備,儼然「孵蛋器」這樣的工具罷了,而無論學校教育或相關資訊,提供懷孕、生產女性自身的知識也微乎其微,不僅無法提供當事人充分了解、做出抉擇,一般大眾也因無從理解其中辛苦,甚至做出、說出充滿歧視和偏見的回應或語言。

「懷孕就是這樣啊,不舒服也要忍耐啊」、「你媽媽當初更辛苦」、「孕婦又怎樣,為什麼要讓座」、「動不動就請假,工作誰來做」、「就是要痛,才顯出母親的偉大」⋯⋯這些悠悠之口不乏至親、好友、同事,以及專業的醫護人員,更令作者宋赫娜驚訝的是,為何人們的無知可以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反而是無辜的當事人必須負起說明、解釋的責任?宋赫娜憤怒的提筆了,這本日記記錄了一位孕婦必須經歷什麼面對什麼的事實,除了為自己,更要為韓國女性、孕婦未竟的身體自主權奮鬥。

編輯《我不是孵蛋器——憤而提筆的懷孕日記》的過程,彷彿自己也和作者一樣一天一天、一周一周,懷胎了十月,很多時候也跟著她快受不了了,冷不防才過了三個月、四個月,還有遙遙長路⋯⋯宋赫娜當下的生理和心理,幾乎全景的呈現了一個孕婦所面對的狀況,讓人如臨其境,不斷深呼吸。當然,相較之下,許多的情境在台灣社會,孕婦似乎受尊重多了,不過對懷孕這件事還是不認為女性自己做得了主,女性的身體自主權還是得服膺社會的「期待」,當真我們不需和宋赫娜一樣奮鬥嗎?

作者

宋赫娜(송해나)

韓國30代女性,結婚生小孩後發現人們完全不關心自己過去的生活,就隨便稱呼自己「大嬸」或「孩子的媽」。作者定義的自己是喜歡酒和料理的自然人,反對歧視的女性主義者,現在則是全職育兒者。雖然有計畫地懷孕,但懷孕後卻經歷意想不到的難關。在懷孕期間領悟到孕婦的生活和痛苦被縝密地屏障,因而對此感到憤怒,所以將懷孕期間的心得、狀況與身體變化等記錄在名為「懷孕日記」的推特帳號上。現在則以同一個帳號紀錄育兒的女性故事。

譯者

譯者簡介
陳宜慧


政治大學韓文系畢業,現為專職譯者。譯有《韓國明星都在吃的雞胸肉快瘦餐》、 《卡哇依手繪療癒插畫帖》、《福岡‧別府‧湯布院隨行聖經》等書。

目錄

前言 每個懷孕故事都不同
第1個月 我能順利完成懷孕這項任務嗎
第2個月 原來懷孕的故事這麼多
第3個月 我的小確幸被處以死刑
第4個月 不斷受挫的菜鳥孕婦
第5個月 暴力韓國的憤怒孕婦
第6個月 為何人們的無知理所當然,為何說明是我的責任
第7個月 對孕婦缺乏友善的國家
第8個月 害怕生小孩
第9個月 關於當媽媽這件事
第10個月 我之後的孕婦值得更好的生活
生產 「成功生產」?還是「被生產打敗」的戰鬥?
後記 為了不用戰鬥的社會,我今天也在奮鬥

序/導讀

【推薦序一】
審訂及推介序
陳勝咸 醫學博士
(前台南奇美醫學中心婦產部部長、教育部部定教授、現任台南大安婦幼醫院院長)


大塊文化出版社給我韓國宋赫娜所著的《我不是孵蛋器——憤而提筆的懷孕日記》書稿,以婦產科醫師為志業的我,心有戚戚焉,因我雖然不是孵蛋器(incubator),但我總戰戰兢兢把孵好的蛋,在子宮內的胎兒順利助生出來(labor),盡力使得母子均安,那我豈不是「助孵蛋器」了嗎?

宋赫娜提到「我的身體是我的,但似乎不再受我控制,舉凡如吃喝的日常,一直到生產方法的選擇,整個社會儼然都可以主張我的身體」,我更是身有同感,和韓國、日本同樣是在東亞文化圈的台灣,更是有類似的問題,造成準備懷孕、懷孕中、產後的女性朋友,還要承受懷孕之外的壓力及負擔,如最近電影《金孫》,可看出來,作為女性都難,作為懷孕前、中、後的女性更難。

本書作者宋赫娜在推特(twitter)上的懷孕日記(@pregdiary-ND),引起韓國對懷孕、生產等等的網路熱議,更獲得眾多女性的共鳴。她更記述:「我的日記暨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揭露孕婦在缺乏關懷和溫度的環境下,究竟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本人也重溫一次懷孕四十周的艱辛,不輸海軍陸戰隊的天堂路。分娩(delivery)也彷彿是登陸,把兵力從海上投射到陸上。

本書是中譯本,本人榮幸獲邀為審校,也在審校後寫篇推介序,本書本人拜讀三次,其內容及感想一一如下:
一、懷孕是一種女性的榮耀卻也增加生理及心理的負擔。又加上工作等等,會不會超出負荷,要女性扮演雙重生產者。
二、女性本身在懷孕中,身體不適、身體形象感、身體自主權、懷孕中的併發症或原本病症加重;從「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的觀點來看,又會影響到胎兒,甚至成了「高危險妊娠」(high-risk pregnancy) ,真的很辛苦。
三、「減壓」,任何對女性而言,都是困難的。
四、少子化是整個社會所面對的問題,不宜也不能由女性完全承擔一切,更要建立友善的女性就醫環境、社會支持資源的總動員、人性的關懷…等等。
五、本人三十年產科醫師的經驗(可參考PS.)。宋赫娜一些個人看法,給予較實證且有共識的評論,如子宮外孕(ectopic pregnancy),就不盡然適合用藥物。

創造繼起之生命,是社會的共同願望及責任,以往「男主外,女主內」,反而在現代社會,女要主內也要主外(工作及面對家庭的一切),如何解決及配套是文明社會的指標及努力方向。大家一起體諒並體貼,一起努力吧!

PS. 本人著有《產科醫師的好孕教室》,時報出版公司,二〇一九。可供參酌。
寫於大安婦幼醫院
二〇二〇年三月八日婦女節

【推薦序二】
推薦——拆除厭女文化的違建
跪婦諾拉(人權主義者、文字工作者)


「懷孕都是這樣的!」「騙人毋捌生過囝!?」閱讀完宋赫娜筆下的暴力韓國社會,發覺不論是台灣或是韓國社會,習慣將每個孕婦不同的經歷扁平化,限縮懷孕差異的相關討論;見樹不見林,將孕婦的問題簡化成個人案例,欠缺系統性影響的思考,比如:職場欠缺同理心與工作量的調配,單單做比較或是批評孕婦的工作效能;鼓吹自然產,制度懲罰或嘲諷剖腹產,為母愛打分數;沒有母奶,也常見歸因為產婦不努力或是方法不對,而不顧產婦的意願,或是去檢討環境是否提供友善的支持等。在生產相關制度的現況,諸如:給付太低照護不足、職場歧視、勞動法條或制度設計,造成對女性的種種忽略或是壓迫,台灣或是韓國的狀況都極為類似。

對於孕、產婦的保障,台灣有一項獨步全球,以考量女性生產風險為初衷的「生產事故救濟條例」,在二〇一五年立法通過,二〇一六年已開始實施,已稍微緩解婦產科醫師人力嚴重流失的問題。推動該項制度的「台灣女人連線」等婦女團體,多年來關注女性權益與健康,持續推動提高女性懷孕生產相關之預算編列、研擬合理制度與配套等等;近來更進一步倡議國家應該提供「哺育」的多元資訊給不同族群的媽媽選擇,而非只有推廣「母乳哺育」。並且逐步改善母嬰親善醫療院所的評鑑制度,持續呼籲尊重孕、產婦的自主選擇權。

宋赫娜在二〇一八年間懷孕的日記書寫中,特別揭露她在地鐵上的遭遇,她指出:「在地鐵最容易了解韓國社會如何看待孕婦。」即便是對於韓國厭女文化已有粗略耳聞,但是讀及她搭乘地鐵遭受漠視或是言語暴力的切身經驗,還是讓人吃驚不已!在台灣大眾運輸系統中,讓座給孕婦的風氣已十分友善與普及,難以想像韓國孕婦的心理創傷。她逐週記敘孕期各階段身心變化的不適與面臨的困境,同時映照韓國社會欠缺同理心的無知對待,與對女性的身體自主權的暴力介入,程度相較於台灣,是更加坎坷嚴峻。

宋赫娜疾聲呼籲:「發生在女性身上的事就該由女性選擇,女性的身體是女性的,非社會所有。」她以清晰明快的思路,破解韓國社會對於孕婦主體性的矛盾態度,從孕程中一一檢驗社會的無知與欠缺細膩考量的行政制度;以不畏懼被討厭的勇氣論理反擊,讀來快慰人心。

女性在孕程中要獨自承受這麼多的焦慮恐懼與憤怒,即便是自己的枕邊伴侶或是家人都可能無法同理,也難怪孕婦感覺孤獨而無助。也許您是正準備懷孕或是正值懷孕期間的女性,或是已有生產經驗的,透過閱讀與爬梳宋赫娜的文字,相信將帶給您心靈上的指引與共鳴,從而穿越五里迷霧,辨識並拆除厭女文化的違建,見樹又見林地明白許多問題應當從系統的制度上去解決。

性別平等的倡議,往往都帶著相對剝奪感,容易招惹反感,但是國家解決「低出生率」不應單對女性呼籲檢討,讓女性孤獨地承受痛苦。解決性別不平等、消除對女性的歧視壓迫,需要從個人到系統之間,不斷來來回回地討論、調整,讓扁平單一的視角變得更為廣闊、立體。所以宋赫娜才要不斷地說,不斷地呼喊:「我不是孵蛋器!」期待她的著作能引發台灣甚至是海外廣泛的共鳴與討論,改善不利下一代的處境。

【自序】
前言——每個懷孕故事都不同


告訴朋友懷孕的消息時,得到的反應多半是「妳?」「真的?」「為什麼?」,對他們來說,這太不尋常了,因為印象裡,我是個絕對不會生小孩、熱愛自己和生活的人。

這樣的「我」究竟為什麼懷了孩子呢?回想起來,當時的我對人類和自己充滿信心,深信人類自誕生以來重複過無數的懷孕和生產,自己也一定可以做到。

但,懷孕後才知道,自己一點也不了解懷孕和生產。

女性只要排卵期不做任何避孕,與男性有性行為後就可能懷孕。生物學上,女性的卵子與男性的精子相遇形成受精卵,在女性的子宮著床即稱為懷孕。受精卵歷經十個月在女性的身體內不斷分裂、成長,直到新生命誕生。以上就是我從正規教育學到的有關懷孕和生產的全部知識。

我是在審慎計畫下懷孕的,懷孕在我的預期之中。原以為只要懷孕初期孕吐幾次,過了挺著大肚子搖搖晃晃的時期,孩子就會自然而然出生。不料,自驗孕棒出現兩條紅線起,我的世界就完全被顛覆了。由於荷爾蒙改變,我總是感到疲倦、心煩且噁心;大腿痛得像被錘子敲打;半夜捧著肚子翻身;孕吐結束後,子宮變大壓迫骨盆韌帶;從未曾經歷的疼痛以及頭暈目眩,渾身不舒服,都令我害怕、不安。但當我向人訴說這些情況和感覺時,得到的回應往往是,「每個媽媽都會經歷這些,不是只有妳這樣」。

於是,我用匿名的推特帳號「懷孕日記(@pregdiary_ND)」記錄有關懷孕的瑣事。這期間,我也才領悟到未曾懷孕和生產的人對此有多麼無知。看了我這十個月體內發生了什麼事,過著什麼樣的生活,社會如何對待、控制並歧視孕婦,沒經驗的人反應是「不知道」或「驚嚇」。每個人毫無例外都經由懷孕和生產過程誕生,卻對女性身體發生的事全然不解,讓我不禁懷疑社會也許有組織且有系統隱瞞了孕婦的聲音。只有懷過孕的人才對我的故事有共鳴,並分享她們的經驗和故事。

懷孕和生產的過程,我很痛苦。身體必須適應每個階段的新變化,往往伴隨著疼痛,然而,醫院和社會只會告訴我「胎兒很好」,或是「懷孕都是這樣的」。不只身體疼痛,承受社會對孕婦不友善的眼光也很艱難。上下班搭乘的大眾交通工具上,孕婦行動緩慢會妨礙他人,因此人人都想避開;公司裡,孕婦則是拿不出績效成果,也不加班的麻煩人物;國家表面上鼓勵生育,實際制度則十分匱乏不足。每經歷一次這些事,孕婦就更堅定不想再生。我就是以這樣的心情記錄著每一天,直到孩子出生。

一開始,我十分訝異女性關於懷孕、生產的故事竟然如此之多,我和她們相互傾吐,一起憤怒和哭泣,是她們和她們的經歷助長了我持續記錄的動力,並讓我得以在匿名的空間開誠布公她們不曾、無法訴說的悲傷。與此同時,我也從這些故事中領悟到,不僅經驗中的當事人,也就是「女性」被孤立,懷孕的「過程」也被社會排除了。社會將每個孕婦不

試閱

第17周
#共同的情緒#工具化#物化
二O一八年四月十七日

胎動讓我感覺到肚子裡的寶寶正在健康成長,雖然看不到,但我知道這是與孩子這個生命體的浪漫交流。因為媒體都是這樣描述。剛開始,覺得就像從肚子裡冒出一串氣泡,又癢又可愛,感覺很神奇,但現在每次子宮有波動,我都嚇得心臟快要跳出來。

就像人們從以往「月經是為準備生小孩的神祕、高貴過程」的教誨中覺醒,普遍認識到月經是一件痛苦、煩躁且煩瑣的事情,我也希望大眾能知道嬰兒在肚子裡碰觸母體,對孕婦來說是「不舒服」。我常常因為胎動受到驚嚇,也想獨自與社會瀰漫的母愛神話戰鬥。

隨著肚子變大,經常有人問我是不是可以摸我的肚子。我很認真地向這種要求解釋。對你來說,這可能是一種「哇,好神奇,是孩子耶」的感覺,但事實上,從我的立場來看,這只是我的肚子,和我摸你肚子的感受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因為覺得神奇,問我可不可以摸我懷著孩子的肚子,會讓我覺得自己是孵蛋器,就像變成了玩具一樣。身為女性,被工具化、物化的心情很糟,懷孕後,我們更無可奈何地成為名為「孕婦」的工具。

孩子生下來之後,我的身體將會變得如何?再怎麼想像與孩子一起共度美好的未來,我的身體都像被拋棄了。我的身體究竟會發生多大的變化?但我知道,即使拚命努力,也不會再和以前一樣了。

#有負擔的對話胎教和胎教
二O一八年四月十九日

許多人建議要感受胎動,就把手放在肚子上,和孩子說說話,對大腦正在發展的胎兒來說,沒有比這更有效的胎教。但如果胎動讓我不舒服,我可能會對孩子的存在有負面的感覺,所以每次胎動,都試圖壓抑慌亂的心情,只是並不容易。

對話胎教和胎教讓我感到負擔。過去一向隨心所欲的生活,現在的想法和行為卻會大大影響另一個個體,真是可怕的事。我希望孩子能不依附我,成為獨立的人,過自己的人生,但自懷孕起,孩子卻被迫和我綁在一起,這讓我很痛苦。我帶著不安搜尋論文。過去有許多研究談及胎教的效果,並且有實驗證明。然而,二OOO年後的研究則著重在孕婦的胎教壓力,主張以胎教之名所帶來的各種刺激或膚淺資訊反而阻礙胎兒與孕婦的安定,從而帶來更大的副作用。此外,也出現將減輕孕婦壓力本身視為胎教,嘗試森林胎教、舞蹈胎教等各種方法的趨勢。

據說懷孕中期後,胎兒可以辨識母親的聲音,並能感受到母親的情緒。於是,從此身邊的人就常常告訴我,身為媽媽應該要以溫柔的聲音告訴孩子媽媽愛它,和孩子交流。但最近的研究卻發現,持續保持好心情,自在地生活才有益於孩子的健康。

Lolita

孩子長大後的胎動會很痛。ㅠㅠ所以每當胎動,我也會進行對話胎教。「孩子啊,別亂動好嗎。我很痛。你快點睡吧」。孩子偶爾會因此安靜下來,但有時候也不會理我,繼續亂動。

Romance

已經三十一周的我,對話胎教還是不太自然。似乎是喜好上的差異。有些媽媽非常自然地就將愛帶入其中,講了很多故事,但也有像我這樣必要或想做時才進行胎教。我不想勉強自己。胎教也是。我似乎都是在開心的時候才和孩子說話,並進行胎教。

#從覆在胸口的乳暈到乳頭角質
二O一八年四月二十日

我的乳暈幾乎快覆蓋整個胸部。事實上,我曾對自己終於有了從未想過的大胸部感到開心,但我也知道,哺乳後,胸部就會像洩了氣的氣球,毫無彈性地下垂。我的乳頭起角質,乳頭之間不斷出現黃腫的情況。塗上油輕輕按摩,卻感受到性高潮,子宮因此收縮,最後只有疼痛。

原本想自己洗澡,卻不得不請老公幫忙。我只能站著洗頭和上半身,如果想彎腰或坐下,肚子就會緊繃,痛上好一陣子。即使再怎麼相愛,我也不想讓老公幫我洗肛門,但老公出差不在家,或和老公吵架的日子,我就是想洗也沒辦法洗。

以前一提到懷孕,就自然而然浮現漂亮女性和肚子裡的孩子交流,吃好吃的,聽好聽的畫面。現實裡,別說腳了,我連肛門都無法自己清潔,也害怕感受到性高潮,只得在擦拭乳頭時壓抑自己的敏感。孕婦的日常充滿了挫折。第18周
#尿道括約肌#羞辱感
二O一八年四月二十一日

刷牙的時候或許牙刷放得太深,肚子一用力,尿道括約肌放鬆,尿就這樣跑出來了。我的身體一直讓我有羞辱感。原本趕著出門,卻還是得清洗內褲、洗澡。我非常討厭洗澡,身體的每個角落都摸不到,不只肉體上難過,接受這樣的自己,精神上也痛苦。

沒想到我的身體會這樣折磨我,這樣的事又實在瑣碎、露骨,無法對已經生過孩子的朋友說,我媽也不會喜歡聽吧。

如果我累了,其他人往往會摸著我的肚子說:「寶寶啊,別讓媽媽這麼辛苦。」「孩子啊,長大後是想盡多少孝道,居然這樣欺負媽媽?」

我是自己想要孩子才懷孕的,這不是寶寶在折磨我,而是懷孕發生的症狀。孕婦遭遇的日常困境和症狀都被掩蓋了,還要求孩子盡孝道,真讓人很不高興。

匿名

我也是一天要換好幾次內褲。產後也必須認真做瑜珈或凱格爾運動,否則會一直感受到近乎喪失身體自主權的羞辱。雖然更壞的消息是,連運動可能無法治癒……

Kumako

身爲孕婦的我感冒了,每次咳嗽都很無力。雖然好轉,但咳得厲害的時候,晚上得換三次內褲。ㅠㅠ我還用了之前剩下的衛生棉。#連續三天的地鐵憤怒日記#第一天
二O一八年四月二十三日

好久沒搭地鐵了。之前好長一段時間搭乘其他交通工具,相對的舒服,但這周可能要搭地鐵下班。

懷孕初期因為嚴重虛弱且孕吐,在地鐵上站著非常辛苦,到了懷孕中期,搖晃的地鐵上,只要一用力,肚子就會緊繃。腹中的胎兒長大後,變胖的身體讓我很尷尬也很不舒服,但偶爾忘了戴孕婦徽章,會想以突起的肚子證明自己是孕婦。

當然,今天依舊沒有空著的孕婦座。深深嘆了一口氣,毫不猶豫地開口詢問。如果坐在孕婦座上的是女性,我會問對方是不是孕婦,若是男性,則會告訴對方自己是孕婦,問他是不是可以讓座。今天遇到兩位非孕婦對我生硬的提問沒有任何回應,機器般起身讓座。我也機器般點頭致意、默默坐下。

每天搭乘地鐵,面對沒有關懷的社會和大眾,真的非常辛苦,但現在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受傷了。只有懇求或乞求才能「得到關懷」,才能坐在孕婦「關懷」座上,這可能會讓有正義感的人憤怒,但每天面對這種情況的當事人如果不對這樣的羞辱遲鈍些,就很難保護自己。所以,不像以前一樣受傷,事實上只是努力不讓自己受傷。

如機器般要求關懷,被讓座後像機器一樣坐下。我下定決心即使不讓座也不再傷心或憤怒。每天都搭乘地鐵的其他孕婦又是如何保護自己的心呢?在這種沒有關懷的社會裡生孩子真的沒關係嗎?

#連續三天的地鐵憤怒日記#第二天
二O一八年四月二十四日

今天也搭地鐵。坐在孕婦座上的人看了看我的肚子和孕婦徽章,使眼色請我坐下。正要點頭致意的瞬間,對方旁邊坐著的人正打算移到那個空位,因此起身的人連忙把我推到座位上。我的屁股撞到椅子,發出咚一聲。

讓座是什麼?孕婦座是什麼?所謂的人又是什麼?不僅臀部,肚子當然也受到強烈衝擊。只要搭地鐵,原本平凡的生活也會驚天動地。我是暴力韓國的憤怒孕婦。

#連續三天的地鐵憤怒日記#第三天
二O一八年四月二十五日

雖然很難過,但今天寫的也是地鐵憤怒日記。我難過地想,只要把在地鐵經歷的事集結起來,似乎就能成為了解一般人如何對待孕婦,以及孕婦日常生活中經歷了哪些困難的好資料。

和往常一樣,我站在孕婦座前,座位上的人雖然看到了我的徽章,但一直裝作無視,低頭看著手機。我轉頭嘆了口氣,詢問對方:「請問您是不是孕婦?」但她繼續看著手機。我又叫了她一次,表示自己是孕婦,問她是不是可以讓座,她才無奈地笑著說:「那就給妳坐吧……」我還是不習慣這種羞辱。保護自己竟是如此困難。

第6個月為何人們的無知如此理所當然,為何說明是我的責任第20周
#一半#不容易
二O一八年五月五日

今天是懷孕第二十周,也就是第六個月了。原以為已經歷了好一陣子的痛苦,沒想到離孩子出世還有大半的時間。每天都在變化的身體讓人無奈,要向他人說明自己面對這些變化的情緒也很尷尬。要把連長相都不知道的胎兒當作自己的孩子,這樣的練習也很不容易。不過好歹挺過一半了,接下來也繼續加油吧。


#膀胱#泌尿#僵硬的肩膀
二O一八年五月十日

根據百科全書說明,膀胱的主要功能是「儲存和排出尿液」, 那麼,最近我的膀胱顯然沒有正常發揮作用。它儲存尿液的時間非常短,只會努力排出尿液。只喝了一口水,不到五分鐘就因嚴重的膀胱壓迫感去上廁所,真的是才喝了一口水就尿出來了。就這樣,今天去了十來次廁所。

懷孕初期,子宮在骨盆下增大,睡覺時嚴重頻尿。本來以爲隨著孕吐消失,頻尿也會消失,但孩子變大的現在,頻尿卻因其他因素更加惡化。如果就這樣忍受膀胱壓迫,右側腰就會疼痛。曾經擔心是腎臟發炎,事實是突然變大的嬰兒壓迫了膀胱,因此右側腰產生如腎臟發炎般的刺痛。隨著孩子在肚子裡長大,我的器官似乎也完全脫離了正常的位置。

肩膀也舒展不開來。照鏡子看著側臉,嚇了一跳,鏡中的我竟和媽媽一樣駝背。即使下意識的想舒展一下也不容易,肩膀和腰越打直,肚子脹得越緊,我會痛,也擔心影響寶寶。而隨著重心的改變,也不知道該怎麼站才能站穩。我的身體真讓人心煩。

#性別刻板印象#孩子的性別
二O一八年五月十一日

人真的很有趣。我和老公都不希望孩子自胎兒起就陷入性別偏見,除非關係親近,否則不會告訴對方孩子的性別。如果有人問起孩子的性別,我會裝作不知道,說醫院沒通知。雖然醫院告訴我要準備粉紅色的嬰兒服,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性別(?),所以這不完全是謊言。儘管如此,還是有人依據我孕吐的模樣、肚子的形狀、我的背影、胎動的強度,充滿自信地猜起孩子的性別,我覺得非常有趣。

我認為最好不要知道孩子的性別。這些人表示他們從懷了孩子的那刻起就想知道性別,還問我難道不好奇,而我總是回答:「期待性別有什麼用。」

他們大概把我的話理解成是無法決定性別,所以期待也沒有用,殊不知我更關心困擾孩子的性別偏見。

在二十一世紀,依靠非科學方式來推測嬰兒性別的確很有趣,但我希望大家能明白,嬰兒尚未出世之前,賦予性別刻板印象,甚至爲其將來定下一條路線,這是限制一個個體的傲慢之舉。第21周
#保險#排除懷孕#排除生產
二O一八年五月十四日

聽說我懷孕了,有過經驗的親友都紛紛告誡懷孕期間千萬不要住院。據她們表示,如果因懷孕而生病,雖然是自己的身體,但保險不會給付,所以經濟上將會出現困難。如果真需要住院,我也不是很擔心,即使健保不給付,我也分散投保了許多個人保險。

但這幾天肚子都很緊繃,很不尋常。難道是早產陣痛?會不會有早產的危險?雖然有些擔心,但是我認爲在現代醫學的幫助下,接受藥物治療,進行必要處置的話,應該不會有問題,所以查看了保險條款。我每個月連兒童保險(胎兒保險)在內繳納了不少保險費,想確認一下重複保障的可能性。但這是怎麼回事?保險條款中都有「因懷孕、生產引起的狀況除外」這樣一句。

原以為只有國家的健康保險才不給付懷孕期間婦產科的醫療費或檢查費。依懷孕周數到醫院接受檢查,醫院說有的檢查是健保給付,但有些不是。但現在不是要產檢,而是因為懷孕期間身體不舒服,連個人的實支實付險都無法給付這樣的醫療嗎?

我這才開始緊張,懷孕初期由於孕吐嚴重,可能會出現脫水現象,中期或後期則會出現子宮收縮或妊娠糖尿病,這些都是孕婦常需住院的症狀,但實支險卻無法給付,實在令人啼笑皆非。目前仍在繳納的癌症險、人壽險、實支實付險、CI險、兒童保險,懷孕期間居然都派不上用場(兒童保險中的母親擔保包含產婦特約,但我沒收到通知。聽說如果是雙胞胎或第二次懷孕就很難加入產婦特約。如果有女性想投保的話,建議先了解懷孕及生產相關條款後再投保)。

可能是因為身體原本就弱不禁風,再加上是第一次生產,所以肚子常常緊繃。肚子變緊繃就是子宮收縮,如果這個收縮是有規律的,那就會被視為陣痛。根據我在醫院聽到的,早期宮縮可能是早產的緊急徵兆,因此沒有其他辦法,只能住院注射子宮收縮抑制劑,並靜靜的躺著。但是,對無法有保險優惠的我來說,發生意外,這些費用都必須自行負擔。說起保險,有人會說,保險本來就是大家事先拿出錢來作為共同資金,支付給事故發生者,如果保障懷孕相關疾病,對沒有懷孕計畫的女性不合理。然而,不就是因為人人都不知道人生路上會發生什麼事,所以才買保險的嗎?不僅懷孕的計畫常有變動,更有問題的是,難道也要依據這樣的主張,將「未經計畫的意外懷孕」排除在保險之外嗎?有人提到保險學,痛斥保險在有關懷孕保障的主張不合理,但我覺得說到底還是和其他人一樣的意思。

「懷孕生產本來就都是妳自己的事。難道妳不知道這個道理就懷孕嗎?」

我不斷表示不論慣例如何,保險內容都不該繼續這樣,但為何大家還是認為我必須自行承擔全部責任呢?

以後我的身體會變得如何呢?最好不要出現需要住院的情況。每個月繳交幾十萬韓元的保費,住院和醫療卻未獲任何給付,原本很安心,但現在這是什麼情況……有人說,懷孕和生產不被視爲疾病,因此實支實付險無法處理,我覺得這真的很荒唐。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540667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2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預計 2024/05/06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